首页
本馆概况
信息发布
艺术欣赏
网上培训
活动开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馆总分馆
信息发布
信息公开
馆务动态
安次之韵
安次文化刊物
您还记得正月二十五填仓节打囤么?
初一的震耳欲聋
十五的焰火满天
年就在人们的欢声笑语中
走到了填仓打囤的正月二十五
所谓填仓,意思是填满谷仓
在古代农耕为主的时代,填仓节是一个隆重的节日。填仓节民俗讲究喜进厌出,这一天囤里要添粮,缸里要添水,门口要放些煤炭镇宅,以便求得一年顺当富足。
这天清晨,大人用掏灰耙把灶膛里的柴灰弄到簸箕里,然后用烧火棍敲打簸箕,那灰就在簸箕里跳跃着落在院子里,随着转动的身子,一个个灰圆圈的轮廓出来就成了粮囤。当然落在屋里的就叫钱囤了,因为会有一张“大团结”放在屋里的囤里的,而院子里的三五个则是一把棒粒,一把麦粒,一撮谷子,几粒高粱,总之家里五谷杂粮都有自个的囤,弄好后用砖压上,然后再放一串鞭。有的还镶上花边、吉庆字样,旨在祭仓神,祈望五谷丰收。
填仓节的传说
传说有一年大旱,颗粒无收。百姓衣食无着,朝不保夕;然而朝廷却照常征粮征税,搞得饿殍遍野,民怨鼎沸。看守皇家粮仓的仓官于心不忍,在正月二十五那天,毅然开仓放粮,赈济百姓。在百姓将粮食运走后,仓官一把火烧毁了粮仓,自己也在熊熊烈火中随风而逝……此后,每年到了这天,家家户户“打囤填仓”,用填满仓谷的方式来感谢那位舍命救民的无名仓官,同时也表达祈盼物阜民丰的愿望。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了如今的填仓节。
编辑:admin 点击次数:
0
更新时间:2021-03-07 15:51:00 【
打印此页
】 【
关闭
】
上一篇:
几组漫画,告诉您一个真实的雷锋同志的故事
| 下一篇:
中文,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