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本馆概况
信息发布
艺术欣赏
网上培训
活动开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馆总分馆
信息发布
信息公开
馆务动态
安次之韵
安次文化刊物
陈先达:为什么说文化自信归根结底是全民族的事情?
文化自信不是哪一部分人的问题,而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文化自信不是哪一部分人的问题,而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当然,文化自信首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自信。因为在中国,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以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深深植根于我们民族的文化血脉之中。中国共产党汇集了中华民族优秀儿女,有理论、有组织、有纪律,是站在时代前列、引导时代潮流的政治集团,因而成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是文化自信的主体。中国共产党的品格就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自信就是凝聚并代表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包含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知识分子的文化自信。这是由这个群体的专业和职业特点决定的,各个文化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非物质文化的创造者和传人都能从自己专业领域发现文化自信的历史根源和文化传统,也都能以自己的创造性贡献强化人民的文化自信。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世界文化学术论坛和文化交流中,中国学者日渐增多。单面输入和接受的时代已经结束。中国学者广泛参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就是文化自信的一种表现。
文化自信更是对全体人民说的。全体人民的自信,本质上就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问题。人民是民族的主体,民族是以文化认同为纽带的牢固集合。离开了人民的自信,民族的文化自信就是抽象的;离开了民族的文化自信,所谓人民就会是一盘散沙。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人民是文化的主人。没有民族的文化自信,没有人民大众的文化自信,就不会在这个民族文化土壤里培育出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和文化巨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仅仅靠少数文化名人,不可能撑起民族自信的大厦。只有全体人民尤其是年轻一代能够普遍树立文化自信,才能使文化自信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上。
文化自信大众化非常重要。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大众化问题。他说过:“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光荣历史,要加大正面宣传力度,通过学校教育、理论研究、历史研究、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等多种方式,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我国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文化的最大力量是“化人”。如果我们的传统文化只停留在经典文献上,只为少数专家和学者所理解,或藏在图书馆而远离我们全体人民的日常生活,就不能发挥文化的作用;如果我们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只停留在没有实际措施的口号上,同样不能发挥它的重要作用。培育人民的文化自信,我们应该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我们的人民特别是青少年,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使全体人民成为有文化有教养的现代文明人。
一个强大而爱好和平的中国,一个经济发展而对世界繁荣作出贡献的中国,一个对人类文化多样性作出卓越贡献的中国,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作用是无可估量的!
来源:学习强国
编辑 : 邬健
审核 : 张宇
监制 : 孟庆伟
编辑:admin 点击次数:
0
更新时间:2021-11-24 10:24:00 【
打印此页
】 【
关闭
】
上一篇:
如何构建文旅市场信用监管机制?新规来了→
| 下一篇:
廊坊安次区:公益艺术课堂 乐享百姓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