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至20日,以“感受非遗+魅力旅游”为主题的非遗体验活动启动,我市20组家庭分成2组,分别走进非遗红匠新媒体电商孵化基地、南汉宫廷忆述小镇和安次区第什里风筝小镇,近距离感受廊坊本土传统文化。
2月19日上午,在非遗红匠新媒体电商孵化基地,谷氏传统制香技艺第十三代传承人谷俊明为10组家庭上了一堂精彩的传统制香体验课。
“中国香文化历史悠久,经过汉魏隋唐时期的发展,到宋代达到一个新高度……”活动中,在谷俊明的带领下,市民们动手制作合香作品。
同日下午,10组家庭在廊坊非遗志愿者的带领下,参观了汉艺坊非遗展示馆。“欢迎朋友们来到汉艺坊非遗展示馆!廊坊有很多工艺来自于宫廷造办处,如漆器髹饰技艺、玻璃油画、百宝嵌、景泰蓝、花丝镶嵌、雕漆……”活动中,廊坊非遗志愿者精彩的讲解,廊坊非遗传承人们高超的技艺,以及精美的艺术品引得市民们连连称赞。
“第什里的风筝分为硬翅类、软翅类、板形类、船类,种类很多……”2月20日,10组家庭走进安次区第什里风筝小镇,参观了第什里风筝第五代代表性传承人赵艳强的工作室,并体验了传统风筝制作技艺。
活动现场,形态各异、活灵活现的风筝挂满墙。“扎要达到对称,左右吃风面积相当;糊要保证全体平整,干净利落;绘从画笔的拿捏到勾画,从颜料的选择到搭配都有讲究;放要依据风力调整提线角度……”赵艳强说,风筝制作是个巧活、技术活,不仅涵盖美学,还涉及力学。
活动中,赵艳强从风筝制作开始讲解,并现场演示、互动教学。赵艳强拿起一个个形态各异的风筝标本以及风筝实物进行介绍。沙燕风筝根据不同的比例结构分为“胖沙燕”“瘦沙燕”和“娃娃燕”,分别象征体魄粗犷的男性、纤细窈窕的女性和天真活泼的儿童。
“通过短暂的非遗项目体验课,我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后会多参加这样的活动,了解廊坊的非遗文化。”市民郑凯说。
据了解,此次活动由中华儿童文化艺术会廊坊非遗小传承人基地、廊坊非遗志愿者团队、大牙鼠快乐孩子营联合开展,旨在弘扬传统文化,展示我市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为市民搭建平台与非遗传承人零距离接触。“感受非遗+魅力旅游”非遗体验活动还将分别走进胜芳古镇、古运香河等地,以旅游的形式,由廊坊非遗传承人向市民讲解非遗传承,体验传统技艺。
来源:廊坊都市报
编辑 : 邬健
审核 : 张宇
监制 : 孟庆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