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次区文化馆
  • 首页
  • 本馆概况
  • 信息发布
  • 艺术欣赏
  • 网上培训
  • 活动开展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文化馆总分馆

信息发布

信息公开
馆务动态
安次之韵
安次文化刊物

【“双争”有我·画说河北】第十五期非遗大讲堂·高粱穗编织技艺

为了更好的倡导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提升安次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现场体验式传播,将非遗有机融入生活,展示安次区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23年8月25日在安次区文化馆创作调研室开展第十五期非遗大讲堂活动,本期活动由安次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安次区文化馆承办,邀请高粱穗编织技艺传承人李国存老师现场讲解本项目历史渊源、制作技艺并现场体验,带领广大群众掌握非遗知识,形成保护传承非遗的共识。


非遗老手艺编出笤帚苗新花样

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笤帚苗编制技艺有百余年历史,2020年12月列入廊坊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当地的笤帚苗编制艺人将这门老手艺进行改进和创新,在提高传统手工笤帚质量和美观性的基础上,设计出葫芦挂件、小手锤、桌面摆件等大小造型各异、兼具美观与实用性的笤帚苗制品,产品畅销国内,有效带动了群众就业,同时吸引更多人学习、传承和发展非遗文化。

 

高粱穗编织具有独特观赏性和实用性的手工艺笤帚是纯天然绿色产品,因外形独特,色彩艳丽,地方特色浓郁,手工艺精湛,观赏性实用性兼具而走出国门,“扫”出大市场。笤帚苗产品以长纤维苗为原料纯手工编制而成,共生产12大类100多品种,这些产品不仅具有材质精细、抗静电、易清洁、不沾油、韧度强结实耐用的实用性和色彩鲜明形态各异的观赏性及民族特点,更具有绿色天然无污染的环保特点。

 


体验式传播

在活动中,广大民众积极参与市级非遗高粱穗编织技艺体验式传播,将非遗有机融入生活,展现出日新月异的时代气息和创新活力,有助于增强全体民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感受非遗手艺的乐趣。

 

 

 


非遗不断“破圈”

非遗不断“破圈”,通过跨界融合的方式实现保护创新。一方面,非遗走进寻常百姓家,“非遗大讲堂”等活动取得显著成效。另一方面,非遗与现代生活接轨,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到“飞入寻常百姓家”,非遗保护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同时,让更多的人共享保护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编辑:王依妍

审核:张   宇

监制:孟庆伟

编辑:admin   点击次数:0  更新时间:2023-08-25 18:02:00 【打印此页】  【关闭】
上一篇:【报名】第十三期免费开放培训班火热报名中 | 下一篇:廊坊市安次区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六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通知

友情链接:

  • 河北省公共文化云
  • 国家公共文化云
  • 廊坊市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平台
本馆概况 | 信息发布 | 艺术欣赏 | 网上培训 | 活动开展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文化馆总分馆 |
备案编号: 冀ICP备17021270号-1 联系电话:0316-8029996 邮箱:lfacwhg@126.com 微信:安次区文化馆 网站:www.acqwh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