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次区文化馆
  • 首页
  • 本馆概况
  • 信息发布
  • 艺术欣赏
  • 网上培训
  • 活动开展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文化馆总分馆

信息发布

信息公开
馆务动态
安次之韵
安次文化刊物

廊坊师范学院音乐学院与安次区进行校地合作交流座谈

廊坊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与安次区进行校地合作交流座谈

4月10日下午,廊坊师范学院音乐学院领导带领科研团队及《映象廊坊》创作团队师生一行来到我馆进行了以“非遗”为主题的“校地合作交流座谈会”。廊坊市安次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刘海斌、副局长翟英彬、安次区文化馆馆长孟庆伟和廊坊市安次区国家、省、市、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葛渔城重阁会会长张长英、东张务音乐会省级传承人李树清、东张务音乐会市级传承人刘克亮、后屯音乐会市级传承人高德建、南茨平云龙圣会会长张金水、路营高跷会会长李涛、脱胎髹漆技艺区级传承人张秀丰参加了交流座谈会。

首先,与会领导与学院师生一同参观安次区文化馆场馆的设置及功能,在会议室认真聆听了安次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介绍,安次区非遗涉及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民间文学,传统医药、传统技艺七大领域,共有非遗项目72个,其中,国家级非遗4项,省级非遗9项,市级非遗36项 、区级非遗23项,共有代表性传承人47名,省级9名,市级23名、区级15名。通过交流座谈,认识非遗,了解非遗,贴近非遗,感受非遗。

廊坊师范学院音乐学院科研团队与《映象廊坊》创作团队师生分别与我区非遗传承人、会长进行了单独面对面的学习与交流,为双方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和学习的平台。非遗传承人、会长可以向师生们传授非遗的精髓和技艺,分享他们在非遗传承与保护中的经验和心得,从而,师生们可以通过与传承人的交流,更加直观地感受非遗的魅力,了解非遗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校地合作有助于推动非遗的传承与创新。音乐学院科研团队可以运用专业知识和技术手段,对非遗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技艺等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提出保护、传承和创新的建议。同时,《映象廊坊》创作团队可以结合非遗元素,创作出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作品,让非遗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活力。

非遗,即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此次活动,校地双方面对面交流,进一步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高校学科融合交流,为推进安次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全方位融入高校学科教育、科研,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起到了积极意义。校地合作交流座谈会能够推动安次非遗的发展,提高安次文化软实力,同时保护与传承安次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编辑:王依妍

审核:李立强

监制:孟庆伟

编辑:admin   点击次数:0  更新时间:2024-04-13 14:15:00 【打印此页】  【关闭】
上一篇:“2024春游河北赏百花”廊坊宣传推广活动暨安次区第五届葛渔城镇桃花节启动仪式盛大开幕! | 下一篇:“颜值”变“产值” 廊坊安次区以“花”为媒促乡村振兴

友情链接:

  • 河北省公共文化云
  • 国家公共文化云
  • 廊坊市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平台
本馆概况 | 信息发布 | 艺术欣赏 | 网上培训 | 活动开展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文化馆总分馆 |
备案编号: 冀ICP备17021270号-1 联系电话:0316-8029996 邮箱:lfacwhg@126.com 微信:安次区文化馆 网站:www.acqwh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