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争日,夏争时
“争时”即指这个时节的收种农忙
人们常说“三夏”大忙季节
即指忙于夏收、夏种和春播作物的夏管
“芒种”也称为“忙种”“忙着种”
宋英杰在《二十四节气志》里解释:所谓芒种,是指有芒的作物(麦)应收,有芒的作物(稻)当种。虽说是收和种两头忙,但芒种重点是种,节气名称更侧重于前瞻性地提示人们赶紧种,千万别错过天时。芒种又作“忙种”,谚语说:“小满赶天,芒种赶刻”。农人之忙,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一粥一饭来之不易。
芒种三侯
【一候螳螂生】
螳螂生的意思是螳螂于上一年深秋产卵,到芒种时节,感受到阴气初生而破茧生出小螳螂,在广阔的天地间举起双臂,做起了庄稼的“守护者”。
【二候鵙始鸣】
成语“劳燕分飞”,“燕”指燕子,“劳”指的就是伯劳鸟,即“鵙”。喜阴的它现身枝头感阴而鸣,好像在诉说春之离愁也似在畅想夏之诗意。
【三侯反舌无声】
到了6月16日至6月20日,随着一年中阳气最旺的端午过去,能学各种鸟叫的反舌鸟,和一些雀鸟,都开始不再发声鸣叫。
芒种习俗
【煮梅】
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三国时有"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青梅含有多种天然优质有机酸和丰富的矿物质,具有净血、整肠、降血脂、消除疲劳、美容、调节酸碱平衡,增强人体免疫力等独特营养保健功能。但是,新鲜梅子大多味道酸涩,难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后方可食用,这种加工过程便是煮梅。
编辑:严雨萱
审核:李立强
监制:孟庆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