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锡桂(1867-1907),又名湘严,安次县(现安次区)黄漕村人。家庭富有,自幼读书。光绪年间在北京教贝勒子弟读书。他书法功夫极深,曾被召进宫写字,从无败笔。光绪帝曾御书褒扬他“铁笔解湘严,大字盖京南”。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间,他出资在黄漕村建立学堂,助其四弟解锡悦(秀才)创建东安(安次)县淘河村家族小学(曾任校长)。解锡桂为了保护家乡平安,出资聘请武术教师,教练村中青年学习武术,并创建叉会(现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直延续至今。解锡桂在皇宫教书习字,名声红极一时。他平时谦虚好学,每次从北京回家,都在离村几里下轿步行,与乡亲同叙。他英年早逝(40岁)。其灵柩运回家乡黄漕村安葬。
他留给后世的曾有光绪的圣旨、象牙笔筒、宣统皇帝老师陈宝琛的书法等。建国后由后人寄存在天津居住的族人解其近家中,“文革”期间被造反派抄走。时任天津市主要负责人解学恭(传其为解氏族人)批示,将所查抄物品存放在天津博物馆,并给解氏后人部分奖金。目前只有解锡桂在光绪年间书写的朱子《治家格言》(影印)稿流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