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立宣(1885-1968),安次县大沈庄村人,地主家庭。毕业于北京政法专科学校。1917年,阎立宣开始在教育和交通等行业任职员、科长职务,后辞职隐居。1937年,阎立宣变卖家产,购买武器弹药,组建起一支抗日武装,组织了十几次战斗。1938年被编为北上抗日先锋队游击一路,阎任总指挥,指挥了安次比较大的战斗,在码头歼日军20多人。
1938年,安次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阎立宣任县长。他组织创办了县政府机关报《安次前哨报》。同时建立安次抗日游击基干大队,阎兼任大队长。在全县开创了4个游击区。不久任冀中独立第九团团长。同年,冀中第五军分区成立,阎立宣任副司令员,在安次一带频繁袭击日伪军,消灭了黄均久忠义救国军,沉重打击了葛渔城、双口、调河头等地的日伪军。收容各地武装人员4000多人。
1940年,阎立宣当选为晋察冀边区参议会参议员,驻会工作。并相继担任平西分区副司令员、军区留守处处长等。《平西挺进军报》
曾登载“抗日英雄阎立宣”的事迹和他写的抗议“皖南事变”的文章。
1942年,阎立宣经程子华同志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4年,他到延安出席山头会议,受到毛主席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