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次区文化馆
  • 首页
  • 本馆概况
  • 信息发布
  • 艺术欣赏
  • 网上培训
  • 活动开展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文化馆总分馆

信息发布

信息公开
馆务动态
安次之韵
安次文化刊物

安次区文化馆走进三河交流学习

安次区文化馆走进三河交流学习

为推动新时代文化馆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增强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同时深耕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弘扬,8月29日,安次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翟英彬、安次区文化馆馆长孟庆伟携文化馆馆员及多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第什里风筝技艺传承人赵艳强、黄师傅小麻花制作技艺传承人刘玉玺、以及五谷粮食画艺术传承人刘永山,一同前往三河市,开展了一场非遗文化的交流盛会,三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孙磊陪同考察交流。

钱洪涛錾刻技艺工作室

上午,在錾刻传承人钱洪涛的带领下,一行人参观了錾刻技艺工作室。参观过程中,钱洪涛老师向大家讲解了錾刻的历史。

他讲述道,錾刻这门技艺,源于夏商,兴于大唐,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它是以线条和点相结合,利用银、铜等金属材料的延展性,经过各种大小纹理不同的錾子,用其敲击錾具合成装饰图案而兴起的一种传统工艺。

 

钱洪涛进一步介绍,每一件錾刻作品的诞生,都是无数次锤炼与雕琢的结晶。从初期的器形设计与图案构思,到后续的打胚、打样、精细錾刻,直至最后的清洗抛光,这数十道工序环环相扣,每一步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

他强调,錾刻不仅是对技艺的考验,更是对艺人艺术修养、耐心与专注力的极致要求,需要心、眼、手、力的完美配合,方能成就一件令人叹为观止的錾刻艺术品。

五美酒非遗传承基地

随后,一行人来到了五美酒非遗传承基地进行参观。“三河五美酒,百年泃阳楼”,五美酒因敬英雄而得名,为尊孝善而传承。近年来,李家土储五美酒凭借其别具一格的酿造工艺,荣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同时也在非遗文化的交流与发扬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第九代传承人李春雷的带领下,一行人深入五美酒非遗传承基地,依次参观了五美源展厅、荣誉室、储酒地窖、敬英台等众多地方,领略了五美酒辉煌的历史与荣誉,同事也亲身体验了五美酒独特的储存环境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李春雷不仅详尽介绍了五美酒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内涵,还着重阐述了五美酒的精髓——“五五之规”,精选五粮,严格五法,坚持五年,治家五常,传承五节。这一精髓不仅体现了历代传承人对土储技艺的坚守与创新,更以酒为媒介,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三河市文化艺术中心

之后,一行人前往三河市文化艺术中心,参观了书法教室、舞蹈教室、非遗展馆等。

在非遗展馆内,三河市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令人目不暇接。乔氏鸟笼、玉雕鼻烟壶、非遗美食等,深深吸引了参观的一行人。

三河市珑珐琅景泰蓝博物馆

下午,一行人来到三河市珑珐琅景泰蓝博物馆进行参观。景泰蓝正名“铜胎掐丝珐琅”,因其在明朝景泰年间盛行,制作技艺比较成熟,使用的珐琅釉多以蓝色为主,故而得名“景泰蓝”。其工艺繁复,造型精美,色彩艳丽,是北京最具代表性的传统工艺--燕京八绝之一。

在博物馆内,景泰蓝非遗传承人张金香女士向大家详细讲解了景泰蓝的制作工艺,参观了博物馆匠人的工艺流程,带领大家观看了景泰蓝《盛世欢歌》瓶,及《和平尊》《大唐风韵》《和平欢歌》《喜凤瓶》等造型美、花纹细、色彩鲜,庄重华贵,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的景泰蓝国礼作品。

参观珑珐琅景泰蓝博物馆不仅让我们领略了景泰蓝艺术的非凡魅力,更深刻体会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背后所蕴含的工匠精神与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这份对美的追求与坚持,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与传承。

御香华妍香文化基地

最后,一行人来到了御香华妍香文化基地进行学习参观。御香华妍文化成立于2021年8月,深耕于传统文化的技能传承,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李岩老师立志“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飞进千家万户,终身弘扬传统文化”。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此次非遗文化交流之旅,是一次非常宝贵的现场观摩学习机会,极大地推动了安次区与三河市的非遗交流工作,增强了群众对非遗项目的关注,促使非遗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编辑:admin   点击次数:0  更新时间:2024-08-30 20:37:00 【打印此页】  【关闭】
上一篇:安次名人录——孟德云 | 下一篇:安次名人录——孙永发

友情链接:

  • 河北省公共文化云
  • 国家公共文化云
  • 廊坊市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平台
本馆概况 | 信息发布 | 艺术欣赏 | 网上培训 | 活动开展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文化馆总分馆 |
备案编号: 冀ICP备17021270号-1 联系电话:0316-8029996 邮箱:lfacwhg@126.com 微信:安次区文化馆 网站:www.acqwh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