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次区文化馆
  • 首页
  • 本馆概况
  • 信息发布
  • 艺术欣赏
  • 网上培训
  • 活动开展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文化馆总分馆

信息发布

信息公开
馆务动态
安次之韵
安次文化刊物

我区传统礼盒风筝《大五福》入选中国好礼

8月30日,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商业行业委员会关于中国好礼产业促进计划2024—2025年度推荐产品评审结果公示结束,廊坊市飞鹞斋工艺美术品有限公司的作品传统礼盒风筝《大五福》入选中国好礼。

中国好礼产业促进计划是商务部、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国贸促会等六部门组织实施的对外文化贸易“千帆出海”行动计划的重点项目,从产业促进、产销拉动、产融结合三方面构建中国好礼的服务体系,促进中国好礼形成品牌,开拓海内外市场,为中国文化造船出海,助中国品牌走向世界。

据悉,本次评审全国共有来自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企业申报了超三千款产品。经过初评和复评,共有1018款产品入围终评环节,经专家评委团进行终评评审,拟认定300家企业及产品为中国好礼产业促进计划2024—2025年度推荐产品。

我区传统礼盒风筝《大五福》是由省级非遗第什里风筝制作技艺传承人赵艳强创作,长31cm、宽27cm、高5.5cm。外形采用了雏燕的造型,不仅寓意着新生与希望,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寓意。

赵艳强介绍,《大五福》风筝的命名,源自风筝上所绘的五只蝙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蝙蝠是福气的象征,而“五福”最早出自《尚书》,代表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五福”分别是:寿(长寿)、富(财富)、康宁(健康安宁)、厚德(美德)、善终(无疾而终)。《大五福》风筝将这“五福”巧妙地融入设计之中,通过雏燕的形态,表达了大人对孩子一生的美好期许,希望他们能够长寿、富贵、安康,最终无疾而终。

在制作工艺上,《大五福》风筝同样体现了匠心独运。其骨架采用优质竹子轧制而成,轻巧而坚韧,确保了风筝在空中飞翔时的稳定性和灵活性。而画面则选用了无纺布作为载体,由匠人手工绘制,每一笔、每一画都倾注了匠人的情感与艺术追求。无纺布不仅保证了画面的细腻与生动,更赋予了风筝独特的艺术魅力。

“《大五福》风筝,不仅是一个风筝,更是一份承载着深厚祝福和文化寓意的艺术品。”赵艳强表示。

来源:廊坊都市报

编辑:admin   点击次数:0  更新时间:2024-09-04 21:19:22 【打印此页】  【关闭】
上一篇:安次名人录——马龙伯 | 下一篇:【中国梦·劳动美】2024年安次区“丹青绘盛世·翰墨书华章”书法展作品征集

友情链接:

  • 河北省公共文化云
  • 国家公共文化云
  • 廊坊市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平台
本馆概况 | 信息发布 | 艺术欣赏 | 网上培训 | 活动开展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文化馆总分馆 |
备案编号: 冀ICP备17021270号-1 联系电话:0316-8029996 邮箱:lfacwhg@126.com 微信:安次区文化馆 网站:www.acqwh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