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次区文化馆
  • 首页
  • 本馆概况
  • 信息发布
  • 艺术欣赏
  • 网上培训
  • 活动开展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文化馆总分馆

信息发布

信息公开
馆务动态
安次之韵
安次文化刊物

安次名人录——于光弼

于光弼(1911-2000),安次区东张务村人。1927年毕业于北京明道中学。1929年,被武清县萝古判村聘为私塾先生。1940年又在青坨村创办联合小学,于光弼担任校长并亲自执教。

武清县青坨一带属于永定河泛区,十年九涝。每当河水泛滥,学生不能来校读书,于光弼便与同事乘船或涉水,到指定地点巡回教学。

于光弼深知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文化,则兴国无望的道理。经与家人协商,卖掉了家中几亩良田,将收入作为学校教育经费。由于学校条件特别艰苦,与其一起教书的两位教师相继离开。学生的语文、数学等全部课程一人承担。家里人定期送米面及其它生活所需到学校,予以大力支持。遇有因家里穷困吃不上饭的学生,他就留下和自己一起吃住。就这样,于光弼坚持义务教学数年,深受武清县青坨村一带百姓的赞誉。

建国后,于光弼努力为新中国培养人才。他刻苦钻研教法,改进小学复式班教学方式,增强学生自学的能力。1951年至1956年,先后三次被授予天津专区模范教师、河北省优秀教师与河北省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之后,于光弼调南双庙中心学校任教导主任。他发明了珠算教学“口诀归类法前定位”,使学生易学易懂易计算,推广后成效显著。因此,于1960年当选为武清县出席河北省群英会代表。并收到周恩来总理签发的请帖,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群英会。并在人民大会堂受到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李先念、陆定一、李德全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1961年,于光弼调到窦张庄任乡校长。期间,积极开展勤工俭学,推广教材改革,支援灾区教育。做出了卓越的的贡献。先后当选为武清县第二届、第四届、第五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于光弼1972年退休,1983年改为离体,2000年逝世。

编辑:admin   点击次数:0  更新时间:2024-09-11 19:13:00 【打印此页】  【关闭】
上一篇:“温情九月天 感恩教师节”庆祝2024年第40个教师节主题文艺演出成功举办 | 下一篇:“我们的节日·中秋”——2024年安次区月饼制作体验活动

友情链接:

  • 河北省公共文化云
  • 国家公共文化云
  • 廊坊市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平台
本馆概况 | 信息发布 | 艺术欣赏 | 网上培训 | 活动开展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文化馆总分馆 |
备案编号: 冀ICP备17021270号-1 联系电话:0316-8029996 邮箱:lfacwhg@126.com 微信:安次区文化馆 网站:www.acqwh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