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榜华(1911~1946),廊坊市调河头乡大沈庄人。
张榜华出生在一个比较富裕的家庭中,八岁入私塾,学习了五年。二十四岁时,随其父倒卖粮食。由原安次县码头、调河头一带集市上购买,用大车运到天津去卖。卢沟桥事变后,他因家中有支护院的大枪,自己又不甘心当亡国奴,阎力宣组织抗日自卫军时,他第一个参加了。阎力宣威望很高,投奔他参加抗日队伍的人越来越多。人多以后,又到外村收起财主们护院的枪支,不久发展成团,张榜华任一营营长。张榜华作战英勇,指挥有方,曾参加阎力宣组织的码头伏击战,打响了安次抗日第一场战斗。
张榜华同志于1938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9月冀中第五军分区成立,他随队加入了军分区主力部队。1939年初,在永清县于公战斗中,他任二十七团三营营长(老九团一营),带领一营人和大批日军遭遇,展开激烈战斗,打死日军数百人,他自己负伤两处。1943年,他被调到杨成武部下,任二团参谋长。在抗日战争的8年中,他是身经百战的指挥员。抗战胜利后,他说∶“抗战8年,打多少仗数不清了。从我身上的记载是,挂花8次,伤痕11处。”日本侵略军投降后,张榜华在山西省又投入到了同国民党军队的战斗,任雁北军分区二十支队长(即一二〇师三五八旅二十团团长)。1946年的一天,张榜华在指挥军队练习对空作战,做打飞机演习时,忽然发现一架国民党军的飞机。敌机发现我方军队目标后,马上返回,又调来两架飞机,共三架敌机在我军上空盘旋扫射。团长张榜华身先士卒,端着机枪向敌飞机射击,不幸被敌机击中牺牲了,时年35岁。当地的党政军民,为了悼念这位久经战斗、卓有成绩的指挥员,在崞县县城内召开了隆重的追悼会。最后,部队派人护送其灵柩回家安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