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次区文化馆
  • 首页
  • 本馆概况
  • 信息发布
  • 艺术欣赏
  • 网上培训
  • 活动开展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文化馆总分馆

信息发布

信息公开
馆务动态
安次之韵
安次文化刊物

廊坊非遗亮相北京这里!

今年春节,河北省首次作为地坛庙会的年度主宾省,带来河北特色非遗展示展演。

北京日报记者 程功摄


大年初一,地坛庙会热热闹闹开幕了!今年春节,河北省首次作为地坛庙会的年度主宾省,带来舞狮、飞叉、中幡、京东大鼓、二人台等河北特色非遗展示展演,集中展示燕赵大地丰富的民俗风采。


大年初一上午十点,人们从四面八方聚到地坛公园,兴致勃勃地逛庙会。在公园北门的八区舞台,锣鼓喧天,两只“狮子”或翻腾跳跃,或嬉戏逗乐,拉开了河北特色非遗展示展演的大幕。半个小时的展演里,二人台《拜大年》、武术梅花拳、京东大鼓《瓣瓣同心拜大年》、舞龙等节目接连上演。梅花拳弟子们抓、拿、摔、打,“金丝缠腕”“双风贯耳”“黄鼬拉鸡”等招势博得阵阵叫好和掌声。京东大鼓一人站唱,左手敲板,右手击鼓,配以乐师的伴奏,将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及生活琐事娓娓道来。


“这次我们总共有近30名演员,带来6个节目,都是从河北全省选拔上来的优秀的、具有典型代表性的非遗项目。”河北省文旅厅相关负责人说。


在此次演出中,51岁的东沽港中幡第八代传承人臧海明特意带着师兄弟、徒弟等12人进京演出。团队中,有6人是来自东沽港中学的学生,“这些孩子是三个月前才跟着我学的,身法不错,自己感兴趣,中幡传承也需要年轻力量,我们一拍即合,孩子们每天放学后就来训练,我和师兄弟们免费教,就想把这门老祖宗留下的技艺传下去。”臧海明说。


东沽港中幡1895年由第一代传人吴继刚引入,后来逐渐发展出各种花样和手法,经过多年改革与创新,东沽港中幡已发展成为民间艺术团体——廊坊市安次区东沽港中幡圣会。2009年,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表演者中,最小的沈宝聪只有13岁,个头一米四,但他已经掌握了不少动作和花活儿。队友紧密配合,用手掌、手背、肩膀、额头、下颚等部位分别完成举、顶、牙剑、脑剑、单山等动作,不断晃动、抛起、落下,扔得高、立得稳,格外精彩。


河北特色非遗展示展演在地坛庙会八区舞台驻场演出,每天三场,演出时间分别为10时、13时30分、15时,每次演出半小时。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编辑:admin   点击次数:0  更新时间:2025-02-01 11:07:00 【打印此页】  【关闭】
上一篇:小影探非遗丨这酒能处,凭实力C位出道 | 下一篇:赏年画 过大年 | “新生活·新风尚·新年画”美术作品展(十一)

友情链接:

  • 河北省公共文化云
  • 国家公共文化云
  • 廊坊市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平台
本馆概况 | 信息发布 | 艺术欣赏 | 网上培训 | 活动开展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文化馆总分馆 |
备案编号: 冀ICP备17021270号-1 联系电话:0316-8029996 邮箱:lfacwhg@126.com 微信:安次区文化馆 网站:www.acqwh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