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日报讯(记者 张甜歌)“书法是指用毛笔、硬笔等书写工具,在纸张、丝帛等载体上,按照一定的章法和审美要求书写汉字的艺术形式……”5月30日,安次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书法教室里座无虚席,众多书法爱好者早早地来到这里,认真聆听书法名家的讲解,期待着能够学习到更多的书法知识。
当日,由市文联主办,市书法院、市书法家协会、市“文联万家”文艺志愿服务团、安次区文化馆承办的“与人民同行”廊坊书法院名家公益讲堂在这里开讲,特邀市书协副秘书长崔德举以“书法的演变及行书创作基础”为题进行授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推动“强基工程”开展,推动“中国书法城·廊坊”的品牌建设。
活动现场,崔德举从书法的历史渊源、基本技法和书写规范讲起,围绕书法是什么、书法有什么价值以及当代书法的发展等方面,阐述了书法在中华文明传承中的重要地位,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解析了书法的形质之美,通过赏析经典书法作品,让大家直观感受到了书法作品的精妙之处。
随后,他亲自示范,讲解字形结构,手把手地指导大家练习基本笔画,让大家逐渐掌握书写技巧。“通过公益讲堂,我看到了大家对书法的热爱和期待,非常欣喜。以后我会走进更多的公益课堂,努力让更多的人爱上书法。”崔德举表示,书法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历史与智慧,此次公益课堂不仅是一次技能的传授,更是一次文化的传承。
“这样的活动非常有意义,不仅让我们学习到很多书法知识,提高书写能力与技巧,更让我们领略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了民族认同感与文化自信心。”书法爱好者侯宇飞表示,老师的指导很细致,他收获很大。
近年来,廊坊市文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扎实推进“文化润廊”行动,以实施“强基工程”为契机,组织文艺志愿者深入基层,与基层文明实践中心结对子,打造“文联万家”文艺志愿服务团惠民演出、廊坊书法院名家书法课堂、春节“书春送福”等系列品牌活动,受到了广大市民群众的广泛欢迎。
“此次书法公益讲堂,不仅让市民对书法艺术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激发了大家学习书法的兴趣。”市文联一级调研员杨启荣表示,将继续进一步拓展文化活动形式,让更多市民群众参与其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也希望我市的书法名家们能够发挥所长,宣传支持廊坊的书法事业,共同营造廊坊良好的书法文化氛围,推动廊坊书法发展再上台阶。
来源:廊坊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