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次区文化馆
  • 首页
  • 本馆概况
  • 信息发布
  • 艺术欣赏
  • 网上培训
  • 活动开展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文化馆总分馆

信息发布

信息公开
馆务动态
安次之韵
安次文化刊物

【安次非遗】北韵禅乐

历史渊源

后屯村北韵禅乐起源于北京拈花寺,为圆六和尚所传。现存传承的唱诵韵调有《四圣佛》《雁留声》《迓古今》《挂金锁》等,其中许多曲牌在明永乐十五年的《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中有大量记载。北韵禅乐以难学易忘著称,演唱编制不固定,根据需要增减人员,传承采取口传心授的方式,唱词以中国的“儒、释、道”传统文化为核心,融以音乐,配以法器,具有很强的教化世人的作用。

北韵禅乐内容丰富,分为打击乐部分、演奏部分和禅唱部分。为了保持古曲的原始性,掌握工尺谱是关键,据记载,早在唐代已使用燕乐半字谱,至宋代发展为俗字谱,直到明、清时期演化为通行的工尺谱。在佛教音乐领域中,习惯以南韵、北韵分称之。南韵萦回娓婉,北韵高亢动听。由于历史等原因,南韵流传广泛,影响日增,而北韵目前只在京畿地区流传。2016年北韵禅乐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表演形式

为传承保护“北韵禅乐”古曲遗产,2005年廊坊“小高禅乐社”在后屯村应运而生,主要以挖掘整理禅乐文化,工尺谱文化为主,通过原生态演奏佛教音乐、道教音乐、义和团音乐和宫廷音乐,促进禅乐文化交流。禅乐在参加活动时编制不固定,根据需要增减人员。教学采取口传心授方式。学者背会所有的词后,在根据词的韵调学习板眼,然后才能使用乐器。使用的打击乐器为罄、鼓、档、小镲、铙、钹、铃等。

禅乐的表现形式为坐乐。坐乐唱诵时,列两排长桌,乐手对面相向,主唱诵者居于上首。持罄起腔。持铛子、木鱼、引罄的乐手坐一面,对面是铙、钹、板、钟、鼓。乐手们身着传统服饰演奏着悦耳动听的天籁之声,禅唱时配以笙、管、笛的吹奏,加之传统乐器的烘托,闻之如临庄严肃穆之圣境。


艺术成就与价值

中央音乐学院袁静芳教授曾带队前来采风,共采集了《刀兵计》、《挂金锁》、《鹅浪子》等古曲十几首。电影《神鞭》里义和团抗击侵略者时的配乐,就是北韵禅乐社的成员演奏的。

北韵禅乐社通过努力,不但开辟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途径,还吸引了原中国佛教音乐团团长陈杰伟、中华佛学网总干事扶刚、中华文化促进会会长李福河等众多人士前来交流考察,近年禅乐社还联合京津等地的古曲爱好者,共同把濒临失传的北韵瑜伽焰口、观灯焰口录制完毕,并联合中国音乐学院录制北韵禅乐资料,纳入中国音乐学院资料库。期间,受邀到中国文化奥体中心展示北韵禅乐文化,参加北京首届北韵禅乐传承与发展研讨会,联合北京佛教协会,北京京都北韵禅乐社,天津静海砖跺村佛乐会等多家乐社在北京开展北韵禅乐专场演出。并到天津,河北,山东,北京等二十多个地区演出,录制的北韵禅乐节目在中国蓝海卫视,及海外版播出。中国蓝海卫视,中国青年报,长城网,中国佛学网,中国红星网等多家媒体网站给予报道。
 

 

编辑:admin   点击次数:0  更新时间:2025-08-11 18:04:00 【打印此页】  【关闭】
上一篇:【学党史】总书记讲给共产党员的6个故事 | 下一篇:最后一页

友情链接:

  • 河北省公共文化云
  • 国家公共文化云
  • 廊坊市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平台
本馆概况 | 信息发布 | 艺术欣赏 | 网上培训 | 活动开展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文化馆总分馆 |
备案编号: 冀ICP备17021270号-1 联系电话:0316-8029996 邮箱:lfacwhg@126.com 微信:安次区文化馆 网站:www.acqwh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