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渊源
安次区南关少林武术会始创于清朝光绪年间,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当时为了据外患、保家园、强体质,由南关村一位名叫张健的人,将少林武术与民俗融合,形成了一套系统的操练方式,成为具有广泛影响的民间花会,至今已传承了7代。在八国联军侵华时期,南关少林武术会曾作为民间爱国组织参加了著名的义和团廊坊大捷。2009年南关少林武术会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武术会表现形式
南关少林武术会传承至今有徒手套9路、对练3路,个人单器械8路,器械对练13路,五人阵法4路,群打1路。武术器械有棍、枪、剑、拐、单双刀、大刀、双枪、双鞭、钩镰、两节棍等。目前保留的作品有梅花拳、大洪拳、小红拳、迷宗拳、扫堂拳、扫堂钩、十二路弹腿、大铜背、单刀、双刀、关公大刀、六合枪、子龙枪、霸王鞭、小镰枪、五虎断门枪、猴棍、空手夺刀、空手夺枪、双刀进枪、单棍对双枪等。南关少林武术会文场表演刚劲有力,富于变化。武场表演人物特色鲜明,动人心弦。
南关少林武术会融合了中华传统武术与民间花会的双重文化内涵,极具武学、民俗学的价值。但由于近年来一部分老艺人年事已高,一些难度较大的功夫、技术绝活无人传授困难,演出水平参差不齐,严重制约南关少林武术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