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北市中幡起源于清朝末年,由天津市引入小北市村,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传承至第五代。小北市中幡使用的是二丈五尺高的沙杆,配上大小不等的三个幡伞(大的2米)。小北市中幡技艺高超,表演时中幡上舞动,犹如纺车,几十斤重的中幡在表演者身体的各个部位上下翻飞,但却能始终不离身。会中最拿手的项目为“七步登天”,就是中幡最先放在肚脐上,运用内功,把沙杆逐级往上推至肚脐、胸、锁骨、下颌、鼻梁、前额、最后到头顶,观之令人拍手叫绝。20世纪30年代小北市中幡圣会进入鼎盛时期,并一直延续到解放初期,“文革”中被迫解散,1978年恢复后依旧受到广大群众的喜欢。2009年小北市中幡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