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次区文化馆
  • 首页
  • 本馆概况
  • 信息发布
  • 艺术欣赏
  • 网上培训
  • 活动开展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文化馆总分馆

信息发布

信息公开
馆务动态
安次之韵
安次文化刊物

【安次非遗】磨汊港登云会

历史渊源

磨汊港登云会所在区域为廊坊市安次区东沽港镇磨汊港村。磨汊港登云会最早组建于清宣统三年(1911年),已有106年历史。磨汊港登云会最初组织者陈宝堂,早年在天津经商,由于热爱各类民间艺术,是磨汊港周边颇具威望的老艺人。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天津局势日趋紧张,陈宝堂携家眷回到家乡磨汊港。因在天津西沽得登云会真传,为传承发扬这项民间艺术,先生还乡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操办登云会,传承至今已经是第五代。


表演形式

磨汊港登云会是融合了京派高跷、冀派高跷、卫派高跷的文武高跷。既有以踩、扭、舞为主的文高跷技法,又有高跷中少见的武高跷动作“翻身下腰” 、“下蹲坐腰”、“劈叉过人”、“扑蝶翻身” 、“鹞子翻身”、“摔叉”等。不但如此,磨汊港登云会融合戏剧代表人物之多也是少见的,八个剧目九个桥段共涵盖了京剧、评剧、河北梆子、高腔、平调、京韵大鼓、豫剧、二人转等多种戏剧形式中的十八名代表人物。分别为:大和尚(武  松)、乔郓哥(武大郎近邻)、樵夫(石秀)、坐子(杨雄妻潘巧云)、白杆(白娘子)、傻公子(许仙)、青杆(小青)、老渔翁、萧素贞、刘禄景、傻妈、傻小儿、刘二姐、流氓、李妻、花公子(李平儿)、瘸子、瞎子。     


艺术成就

1932年磨汊港登云会受天津地区专署邀请,参加天后宫天后娘娘诞辰祭祀演出得到当地有关部门领导肯定;1991年参加“津门十景”之天津广播电视塔落成演出;1992年起连续数年参加天后宫演出;2000年参加北京柳荫公园演出;2017年在第什里风筝小镇参加展演。

 

编辑:admin   点击次数:0  更新时间:2025-09-10 17:37:00 【打印此页】  【关闭】
上一篇:【学党史】百个瞬间说百年 | 1929,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 下一篇:最后一页

友情链接:

  • 河北省公共文化云
  • 国家公共文化云
  • 廊坊市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平台
本馆概况 | 信息发布 | 艺术欣赏 | 网上培训 | 活动开展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文化馆总分馆 |
备案编号: 冀ICP备17021270号-1 联系电话:0316-8029996 邮箱:lfacwhg@126.com 微信:安次区文化馆 网站:www.acqwh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