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次区文化馆
  • 首页
  • 本馆概况
  • 信息发布
  • 艺术欣赏
  • 网上培训
  • 活动开展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文化馆总分馆

信息发布

信息公开
馆务动态
安次之韵
安次文化刊物

【学党史】百个瞬间说百年 | 1936,“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日本侵略者在侵占东北后,加紧了对华北的争夺。1935年6月中旬,在日本胁迫下,国民党“中央军”撤出平津和河北,整个华北危在旦夕。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举行声势浩大的抗日游行,由此开始的一二·九运动迅速波及全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兴起说明,中国已处于政治形势大变动的前夜。把各种要求抗日的力量汇合起来,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御外敌,这一使命落在中国共产党身上。

1935年8月1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草拟《中国苏维埃政府、中国共产党中央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八一宣言),不久公开发表。宣言主张停止内战,组织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对日作战。

1936年上半年,党中央和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先后派冯雪峰、潘汉年到上海,与那里的党组织重新建立联系,积极开展统一战线工作。5月,爱国人士宋庆龄、沈钧儒、邹韬奋、陶行知、章乃器等发起成立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主张“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与此同时,党对驻扎在西北地区的以张学良为首的东北军和以杨虎城为首的第十七路军的统一战线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到1936年上半年,红军和东北军、第十七路军之间,实际已停止敌对行动。但是,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并没有根本改变。


这是当时刊登在《西北文化日报》上的西安事变的消息。 新华社图片

1936年12月4日,蒋介石亲赴西安,逼迫张学良、杨虎城率部“剿共”。张学良、杨虎城在向蒋介石要求抗日遭拒后,于12月12日凌晨,采取了“兵谏”,扣留了蒋介石,并通电全国,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八项主张。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发动西安事变的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左)、杨虎城(右) 新华社图片

事变发生后,张学良连夜电告中共中央。党中央派周恩来于12月17日到达西安。在弄清情况后,党中央以中华民族团结抗日的大局为重,独立自主确定了用和平方式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据此,周恩来与张学良、杨虎城共同努力,经过谈判,迫使蒋介石作出“停止剿共,联红抗日”的承诺。


西安事变旧址——兵谏亭。 新华社图片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对促成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起到了重要作用。从此,十年内战的局面基本结束,国内和平初步实现。在抗日的前提下,国共两党实行第二次合作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大势。

来源:新华社

编辑:admin   点击次数:0  更新时间:2025-09-19 18:04:00 【打印此页】  【关闭】
上一篇:我们的歌|听!歌声里的文化馆~(三十三) | 下一篇:最后一页

友情链接:

  • 河北省公共文化云
  • 国家公共文化云
  • 廊坊市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平台
本馆概况 | 信息发布 | 艺术欣赏 | 网上培训 | 活动开展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文化馆总分馆 |
备案编号: 冀ICP备17021270号-1 联系电话:0316-8029996 邮箱:lfacwhg@126.com 微信:安次区文化馆 网站:www.acqwh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