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次区文化馆
  • 首页
  • 本馆概况
  • 信息发布
  • 艺术欣赏
  • 网上培训
  • 活动开展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文化馆总分馆

信息发布

信息公开
馆务动态
安次之韵
安次文化刊物

【安次非遗】熊营高粱穗编织技艺

历史渊源

吕端;(935年-1000年5月9日),字易直,幽州安次(现廊坊安次区)人。北宋初年宰相、诗人。

开宝八年(975年)七月,朝廷授吕端为太常少卿,担任副使出使契丹,他看到契丹人在夏季生活的服饰中,把高梁秸秆用碌碡把它碾扁,再刮去瓤,制成篾条,编成遮阳的凉帽,高粱穗制成清洁用品,故带回一些高粱种子进行种植。回来后吕端在民间找来能工巧匠,用高粱杆制成宫殿式样,暗中交付有关部门,命造清风、天祥、八方三殿,深得宋太宗欣赏。

之后开始大面积的种植高梁,笤帚苗就是高梁的亚种。笤帚苗的种子可以作为牲畜的饲料和烧酒,杆子可以做工艺品。 笤帚苗的杆不但节长,粗细均匀,并且穗柄更长,粗细更匀,适合扎制模型。清代的建筑师们,无论是“样式张”,还是“样式李”,他们的楼阁筑模型还用笤帚苗杆制作。我们现代用笤帚苗绑清理卫生的笤帚,制作作为摆件的工艺笤帚,健身锤等,其历史渊源应该追溯到宋朝。而吕端就是这一工艺的创始人。

从第一代笤帚苗手编传承人李德环(1885年-1935年)记忆中,她的曾祖母陈维平就身怀多项技艺,外祖辈都有继承祖传编织技艺的良好传统。代代相传到外祖母和姥姥这两辈,编织技艺更精湛,为后来的生存和流传奠定了良好的发展文化产业基础。第一代传承人李德环根据当时人们生活居住环境和审美选择,经外祖母传授再加个人勤学苦练,技能技巧不断提高和完善,现在以传承至第五代。


制作工艺

本公司成立于2019年,现有员工30人,经营范围京津冀一带,可按客户需求编制各类笤帚苗产品,保证产品质量,信誉第一,服务第一。公司主营:扫床笤帚、锅刷、茶刷、扫地大笤帚、按摩捶、葫芦、钱袋、花瓶、墙挂等12大类100多品种。笤帚苗色泽保持原生态,草香味醇,笤帚苗的工艺品以绿色、环保、无污染、抗静电、不沾油等优点也正是现在人们追求高品质生活的需求。

具有独特观赏性和实用性的手工艺笤帚是纯天然绿色产品,因外形独特,色彩艳丽,地方特色浓郁,手工艺精湛,观赏性实用性兼具而走出国门,“扫”出大市场。笤帚苗产品以长纤维苗为原料纯手工编制而成,共生产12大类100多品种,这些产品不仅具有材质精细、抗静电、易清洁、不沾油、韧度强结实耐用的实用性和色彩鲜明形态各异的观赏性及民族特点,更具有绿色天然无污染的环保特点。


工艺成就与价值

笤帚苗产品,色泽保持原生态,草香味醇,笤帚苗的工艺品以绿色、环保、无污染、抗静电、不沾油等优点也正是现在人们追求高品质生活的需求。通过以丝线编织不同的花型和字,还有结合民族特点编织的花纹,把笤帚苗编织成不同的产品。笤帚苗属于手工编织技术,集美术、民族特点、现代人需求点于一体的民间艺术,深受国内外朋友的青睐!笤帚的寓意非常深刻,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事有不同的寓意。笤帚可作为新婚嫁娶、小儿满月、开业、乔迁或生日礼品进行赠送,具有镇宅辟邪、如意旺财、开启智慧的寓意。有些地区,把笤帚挂在新婚头车上,寓意走和别人不同的路,扫去前程曲折,生活从此事事如意,还有的地区在小儿满月或惊吓时挂一笤帚,寓意扫去人道路上一切不如意,从此,顺顺利利……

编辑:admin   点击次数:0  更新时间:2025-09-24 17:38:00 【打印此页】  【关闭】
上一篇:【学党史】百个瞬间说百年 | 1940,“我们要建立一个新中国” | 下一篇:最后一页

友情链接:

  • 河北省公共文化云
  • 国家公共文化云
  • 廊坊市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平台
本馆概况 | 信息发布 | 艺术欣赏 | 网上培训 | 活动开展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文化馆总分馆 |
备案编号: 冀ICP备17021270号-1 联系电话:0316-8029996 邮箱:lfacwhg@126.com 微信:安次区文化馆 网站:www.acqwh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