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是春季第四个节气。“春分”的分意思是一半,是一分为二,昼夜平分、寒暑平衡。春分的气候特点是天气温暖、阳光明媚。在这时节,中国民间有放风筝、吃春菜、立蛋等风俗。
01 春分节气知多少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是农耕的重要时节。太阳直射地球赤道,昼夜几乎相等。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的中间。太阳达到黄经0度,于每年公历3月19~22日交节。“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农历书中记载“斗指壬为春分,约行周天,南北两半球昼夜均分,又当春之半,故名为春分。”从这一天起,太阳直射位置渐向北移,南北半球昼夜长短也随之而变,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与之相反。
02 春分习俗知多少
竖鸡蛋:
“春分到,蛋儿俏”,在每年的春分那一天,很多地方都会有“竖鸡蛋”的游戏。人们会选择一个光滑均匀的新鲜鸡蛋,轻轻立在桌面上,“立蛋”也寓意着人丁兴旺,代代相传。
放风筝:
春分后,人们纷纷开始踏青出行,户外活动中,放风筝是一个重要项目。风筝,古时称为“鹞”、“鸢”,“鹞”、“鸢”都是鹰类猛禽,古时的风筝大多用绢或纸做成鹰的形状,因此风筝又称为“纸鹞”、“纸鸢”。后来,风筝的形状各异,春天放的多半为燕子风筝。
编辑:严雨萱
审核:李立强
监制:孟庆伟